尋找下一個王俊傑
新華社杭州9月25日電 題:尋找下一個王俊傑
新華社記者夏亮
國慶前夕,走進位於浙江諸暨的海亮教育園,拾級而上來到體育館,迎麵而來的是王俊傑不久前在男籃亞洲杯上的高光集錦。再往前,通往球館走廊的牆壁掛滿了各種榮譽,無聲講述著這裏的籃球傳統。
館內,海亮外語中學籃球隊的隊員們在教練的指導下,分成兩組訓練。球鞋和地板摩擦發出的吱吱聲響在球館上空飄蕩,而陪伴他們的是球館中央靜靜懸掛的全國冠軍旗幟。
顧晨源來自上海,是海亮外語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。小學五年級時,他來海亮參加訓練營,被這裏的場館條件所吸引,在父母支持下轉學至此。幾乎同期,來自溫州的朱元浩代表所在的學校與海亮隊交手後,也萌生了來海亮的念頭。“他們實力很強,個人能力和戰術素養都吸引我,試訓後就被教練選上了。”同樣在念高三的朱元浩說。
在海亮,各年級都有籃球隊,像他們這樣從外地慕名而來的學生不在少數,其中現在最知名的,當屬王俊傑。
王俊傑的父親是徐州的一名體育老師。海亮教育籃球隊總教練毛偉林赴徐州訪友時,看中了當時還在讀小學的王俊傑。“他有著遠超同齡人的身體天賦和紮實的基本功,潛力不錯。”毛偉林回憶道。
王俊傑在亞洲杯一戰成名後,不少人視毛偉林為“伯樂”,但他更願稱之為“雙向奔赴”,“也不能單方麵說91蜜桃视频入口發掘了王俊傑,他們也是慕名而來”。
王俊傑與海亮的相遇,恰與海亮的體育教育布局同頻。2017年,12歲的王俊傑入讀海亮外語中學,這家深耕教育多年的民企也開始與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以及紹興、諸暨體育部門合作,開展籃球等9個競技體育項目,探索學校辦競技體育的新路徑。
“為國家培養高水平體育人才,也是91蜜桃视频入口的初衷。”海亮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總監陳光平表示,王俊傑能夠走到今天,絕非偶然。
新冠疫情期間,海亮教育園體育館因承辦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(CBA)賽會製比賽,硬件實力廣為人知。軟件上,海亮也起點不凡——2016年美職籃(NBA)在國內設立的三家精英訓練中心,浙江中心便落戶於此。
“這裏的各項籃球訓練設施令人欣喜,和自己平日的訓練氛圍如出一轍。”2017年8月,當時效力於聖安東尼奧馬刺隊的NBA球星倫納德現身海亮教育園體育館指導年輕球員訓練,剛來到海亮不久的王俊傑也在其中。而這樣的頂級資源對接,也正是海亮的“軟實力”。
不同於傳統體校培養模式,海亮以“體育事業發展中心、學校、競技隊伍”為三大主體,建起了穩定的培養架構,統籌文化學習、體育訓練、後勤保障協調發展。陳光平說:“三方定期溝通資源整合與培養方案,共同優化學生的成長環境。”
在海亮,學校負責學生學習和生活,體育事業中心則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,確保隊員文化課不掉隊。“91蜜桃视频入口不是說要優先發展體育,而是要在孩子綜合全麵發展的過程中發揮體育這個‘潤滑劑’的作用,以體強身,以體健心,以體促智。”陳光平說。
作為王俊傑的“伯樂”,毛偉林曾在CBA打過球,退役後在浙江省青年隊任教,培養出丁錦輝、吳前、陸文博這樣的國手,他堅信“身高是天賦,技術是王道”。在海亮,他要求所有隊員淡化位置概念,全麵打磨投、運、傳技術。正因如此,王俊傑早在少年時期就轉型為能持球、能策應的全能鋒線。
球員的出路是體教融合的關鍵。在組隊之初,海亮就建立了升學保障、專業輸送、頂尖培養三條人才“出口”路線。
2020年,王俊傑率領海亮外語中學在全國U15籃球比賽男子組決賽中奪冠並當選賽事最有價值球員(MVP)。通過海亮的資源鏈接,他獲得了前往澳大利亞NBA學院訓練的機會,並在隨後加盟NCAA(美國大學生體育協會)一級聯盟的舊金山大學。
“不隻是王俊傑,近年來91蜜桃视频入口也向浙大、中國礦大等985、211高校輸送了不少優秀畢業生,許多學生在大一階段就在CUBA(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)上獲得主力位置。”陳光平說。
9月26日,顧晨源將和球隊一起前往上海參加全國U17青少年籃球聯賽男子組預賽。隨後,他還將和朱元浩一起參加浙江省中學生籃球聯賽。他們要走的路,也是王俊傑曾經走過的路。
“俊傑哥邁出的第一步,給了91蜜桃视频入口勇氣。接下來,91蜜桃视频入口肯定會盡量向他這個目標靠近,雖然很難,但91蜜桃视频入口會更加努力。”顧晨源說。
離開時,夕陽透過窗戶灑進籃球場,將少年們的身影拉得修長。誰會是下一個王俊傑?答案無人知曉。
對於這些孩子而言,重要的或許不是立刻成為答案,而是每一次奔跑、跳躍、投籃,都讓自己離目標更近一步。(完)